近期,美国《防务新闻》炒作中国三艘055型万吨驱逐舰在南海进行相互补给训练,声称这是对美军史上最大规模空中演习的“回应”。这种牵强附会的解读实倍网,既低估了中国海军的战略自主性,也暴露了某些西方媒体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过度敏感。事实上,此次训练完全是中国海军年度计划内的常规演训,与美军行动并无直接关联。
一、实战化训练的常态化呈现
此次训练的核心内容,是检验舰艇编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和战时补给体系。根据公开报道 ,三艘055大驱与052C型驱逐舰组成编队,连续6天5夜开展跨昼夜长航时演练,涵盖对海突击、对潜作战、防空反导等实战科目。例如,在对海打击训练中,编队通过快速机动形成战术队形,延安舰主炮率先命中目标,展现了精确打击能力;面对模拟空中威胁时,遵义舰与海口舰协同抗击,成功拦截来袭目标 。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模拟补给训练。三艘055大驱采用横向、纵向和垂直补给等多种方式,在复杂海况下完成燃油、弹药和物资输送。这种训练针对的是中国海外基地极少的现实困境——目前中国仅有吉布提一个保障基地,而美国在全球拥有374个军事基地。通过多方式补给演练,中国海军正在构建战时“无基地依托”的远洋保障能力实倍网,这是维护国家海外利益的重要战略储备。
展开剩余69%二、055大驱的技术价值与战略意义
作为中国海军最先进的驱逐舰,055型的综合性能在全球同级舰艇中位居前列。其满载排水量超过1.3万吨,配备112单元垂直发射系统,可兼容防空、反舰、反潜等多种导弹 。例如,鹰击-21反舰导弹射程超过1500公里,末端速度达10马赫,被称为“航母杀手”,这种武器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任何海上霸权的有效威慑。
在防御端,055大驱拥有多层次防空体系:海红旗-9B远程防空导弹负责中高空拦截,红旗-10近防导弹应对低空目标实倍网,1130近防炮以每分钟1.1万发的射速形成最后一道弹幕。这种“远中近”结合的防御网,使其在面对美军LRASM隐身反舰导弹等威胁时仍能保持高生存能力。
三、815舰的“无声较量”与战略定力
针对美国在南海的空中演习,中国海军815型电子侦察船已抵达最佳观测位置。该型舰配备先进的电磁信号截收设备,可在700公里外监控敌方雷达、通信频段,甚至追踪弹道导弹轨迹 。例如,2024年815A型舰曾近距离监视美日菲联合军演,最近距离仅5海里,这种常态化的战略侦察,本质上是对自身安全利益的主动维护。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海军的行动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正如国防部多次强调,中国舰艇的训练是“年度例行性安排”,旨在提升体系作战能力,不针对特定国家 。反观美国,此次纠集19国在南海搞300架飞机、2.5万人的大规模军演,其“秀肌肉”的意图显而易见,却恰恰暴露了对自身霸权地位的焦虑。
四、打破“对抗叙事”的现实逻辑
西方媒体热衷于将中国正常的军事活动与外部事件挂钩,这种思维定式忽视了两个基本事实:第一,中国海军的训练计划通常提前数月甚至数年制定,不可能因某一临时事件而改变;第二,南海是中国家门口的“后院”,中国完全有权利在自己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内开展必要的防御性训练。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当美国在全球各地耀武扬威时,却对中国在自家海域的合法行动横加指责。这种双重标准的背后,是某些势力试图将南海“军事化”的图谋。然而,中国海军的现代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其终极目标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而非挑战或威胁他国。
结语
三艘055大驱在南海的训练,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必然步骤,也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会容忍任何形式的外部干涉。正如815舰的默默观测、055大驱的实战化演练所揭示的:中国军队有决心、有能力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实倍网,同时也将继续以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国际安全合作。那些试图将南海变为“火药桶”的势力,终将在这种坚定的战略定力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发布于:海南省富灯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