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李璐 青岛报道同花配资
2025年秋季开学季,青岛西海岸新区各中小学校食堂里,热气腾腾的餐食、孩子们满足的笑脸,成为“开学第一餐”最生动的注脚。这背后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立足根治校园餐顽瘴痼疾,围绕“保障孩子们吃好开学第一餐”目标,在校园食堂管理各环节精准筹备、扎实推进的成果。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锚定“全链条提质、全方位护航”核心,从环境、食材、人员、监管四大维度集中发力,将暑期工作转化为开学后师生满意的“舌尖体验”。
暑期闭环整治,为“第一餐”扫清环境隐患
设备防护前置化。放假初期,指导各校食堂对厨具、冷藏冷冻设备,统一开展封膜防尘、防锈防潮处理;重点推进27所农村薄弱学校食堂设施设备完善升级,更换老旧灶具、消毒柜等设备,新增保温售饭台、留样冰箱等基础设备,既保障开学“第一餐”制作设备稳定运行,也切实提升农村薄弱学校食堂饭菜制作基础条件。
卫生清洁无死角。指导学校暑期末,组织党员干部教师牵头,联合食堂工作人员开展“大扫除专项行动”,对就餐区进行全方位消杀,从源头消除卫生隐患,让“第一餐”的用餐环境干净舒心。
开学前督导“回头看”。区市场监管部门成立专项检查组,逐校核查食堂环境卫生复查、设备检修调试、供餐器具高温消毒等情况;区教育部门对27所农村薄弱学校食堂设施升级后的运行状态进行重点查验,确保所有环节均符合“第一餐”供餐标准。
暑期供应升级同花配资,为“第一餐”严把食材关口
暑期修订制度明标准。针对食材供应痛点,暑期专项修订《大宗食材配送管理办法》,细化食材新鲜度、溯源完整性、配送时效性等量化考核指标;同步制定《校园食堂饭菜核价管理细则》,明确饭菜核价流程,全面实行饭菜核价机制,让供应商服务有明确标尺、饭菜定价有科学依据,为“第一餐”食材质量定好“硬规矩”、价格定好“公平秤”。
暑期动态筛选优供方。暑期对现有大宗食材供应商开展“资质审核+实地考察”综合评估,清退3家不达标的食材供应商,为“第一餐”筛选出可靠的食材源头,助力提升学校饭菜质量。各校利用暑期家长空闲时段,依托“家长膳食监督委员会”组建“361评审小组”(60%家长代表、30%学校代表、10%党员干部代表),公开遴选新学期供应商;同时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开学第一餐”饭菜核价过程,公示成本明细与核算结果,让“第一餐”食材选择更透明、价格更公开,家长更放心。
暑期能力提升,为“第一餐”配齐专业力量
暑期专题培训强技能。联合市场监管、卫健邀请行业专家对全区食堂从业人员开展专项培训,内容聚焦“第一餐”相关的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和营养搭配原则、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置等,培训后组织闭卷考核,全员合格率达100% 。
暑期联合督导查准备。开学前,西海岸新区教体局联合市场监管、卫健部门组成督查组深入学校食堂现场检查“第一餐”食材储备、设备运行、人员到岗等情况,确保“第一餐”顺利供应。
暑期智慧筹备,为“第一餐”装上监管“安全阀”
今年8月,“青岛市中小学食堂智慧管理平台”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落地,完成了系统部署、人员培训、数据录入等工作;确保实现食材采购加工过程可追溯、数据可查询;开学后平台全面启用,从“第一餐”的带量食谱、食材采购验收、出入库登记等均实现数据实时上传、异常自动预警,让“第一餐”的安全可追溯、监管无漏洞、价格更透明。
下一步,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将持续优化食堂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村学校食堂设施长效维护机制与饭菜核价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同时,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和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食堂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加强与家长、学生的沟通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共同营造安全、健康、满意的校园饮食环境,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富灯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